第(1/3)页
“不急在这两天,我这次来基隆还有一事,想要让董事会通过一项关于移民预算的特别决议……”
林海于是召集石壁、郑廷球、吴国毅一起,向四位常驻基隆的董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由于海军建设的预算并没有被削减,众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,特别决议相当于已经获得了八票,无需再征询李国助、许一龙、欧左吉这三个人在海外的董事意见。
在家的各位董事都在决议文件上签了字,民政院获得了在年度预算外随时批复大笔款项支出的临时权力,林海随后就带着文件回到淡水,开始部署买粮和移民的具体行动。
根据公司章程,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,凡是涉及到章程修改、董事人选、股权变动、年度预算的决议均须通过董事会投票。
除此之外,林海作为公司总座可以在具体事务中行使最高权力,尤其是军事和外交事务常常需要临机决断,因此章程里授予了他一言而决的权力。
回到淡水后,林海随即签署了董事长命令,宣布成立嘉南移民委员会,全权负责嘉南地区的军政事务。
委员会主任由公司董事冯一刀出任,两名副主任分别是歪嘴和杨禄,警备总署的日常工作暂时交由次长单思南主持。
委员会其他成员包括警备总署下属的尖兵司的正、副司长,以及户政司、农兵司各一名副司长,此外还有驻扎在澎湖的杨禄,以及交通部移民司的副司长秦诚。
这个秦诚就是当初舟山中中所的户房司吏,因为主动投靠林海所以得罪了定海卫知事钱守礼。林海弃官后秦诚被钱知事打击报复,干脆弃了吏员不做,后来听说林海被招安又主动找上门来了。
移民司未来的工作重心就在嘉南平原,按说应该是司长亲自去嘉南。但因为许心兰下半年就要去广东,所以林海干脆让秦诚进了移民委员会,后面就准备让他接班了。
嘉南移民的后勤工作由民政院统筹,交通部贸易司协办,第一笔款项获批之后,贸易司便派船去往江南和倭国买粮。
这两处加上安南算是路近的,紧急情况下可以戗风运输。东南亚其他的产粮大户都太远了一点,只能是北风季再说,粮食要运回来还得等到明年南风季。
安排好移民之事后,林海又马不停蹄地去新店溪视察火器局,了解铁模铸炮的最新进展。
截止到他南下广东之前,火器局的十斤炮已经铸出了好几批样炮,期间经历了好几轮的工艺改良。铁模铸炮的好处就在于模具可以重复使用,因此只要不涉及模具的改动,工艺改进的迭代也快很多。
经过几轮迭代之后,铁模铸造十斤炮的成品率已经达到了两成,与成熟的泥模工艺相差无几。为了能尽快上量,林海拍板暂时固化十斤炮的工艺流程,并移交火器局批量生产,研究院集中精力搞十五斤炮和二十斤炮。
这两种型号的舰炮立项要晚一些,当时还在造铁模,算算时间第一批样炮应该也差不多要出来了。
“总座,有了十斤炮的经验,十五斤炮和二十斤炮要顺利一些。”何良焘对林海道,“不过由于口径增大,目前这两种炮的成品率还偏低……”
第(1/3)页